《穹顶之下》观后感

时间:2024-03-15 09:21:14
《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穹顶之下》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穹顶之下》观后感1

“你见过星星吗?”“没有。”“你见过蓝色的天吗?”“见过蓝一点儿的。”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柴静的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这是视频中柴静采访一个三岁小女孩时,两人的对话。和小女孩的声音一起出现在视频中的是一个灰蒙蒙的画面,小女孩四周被灰色包围,头顶上方是一团团黑色烟雾状的东西,和小女孩稚嫩、纯净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就是霾!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100万,历时一年,通过现场调研、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对话官员、收集数据等途径,终于拍摄了这样一部100多分钟的调查纪录片,详细地向我们解说了“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大问题,层层深入,针针见血。看着那一组组数字、一张张图片、一个个镜头……我的肺都几乎不敢呼吸了!原来雾霾如此严重,原来雾霾与我们如此息息相关!通过这个视频,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雾霾的知识,更唤醒我原来那种麻木的环保意识!正如柴静最后说的那段话:“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

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样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是的,我们有权利去享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光明;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去保护这个世界的洁净和美好,责任与权利是相辅相成的。 穹顶之下,让我们与柴静同行!平时上学,不叫父母接送,坐公交来回;不是太冷或太热的天气,尽量不开空调;过年过节,不燃放烟花爆竹;看到污染环境的现象,要敢于制止或举报……同时还要做好环保宣传,告诉身边的大人们:少开车,多走路;少砍伐,多植树;少浪费,减排放……虽然我们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尽一份应尽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要人人参与,携手共治,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人人都尽到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那么我们就能守住那份北京“APEC蓝”,那个小女孩就能看见满天的星星!

《穹顶之下》观后感2

天使穹庐,笼盖四野。

天像个盖子一样,将大地笼罩。曾经盖在九州之上的是碧蓝如洗的天,偶尔有几朵许闲云飘过,在天之涯有几只野鹤点缀。而现在,在社会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笼罩华夏的已不仅仅是我们眼中的天,还有霾。它死死的扣在头顶上,无时不在,却又无可奈何。

柴静对此做了一年的调查制作,进行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霾的范围,危害与原因。

或许,在我生活的这个地方,自己觉得这里应该没有霾,那应该在北方多,而且这里也没有什么重工业。但是我想我错了,我忘记了重庆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我们相距并不远,这里早已被霾入侵。

初时感觉并不明显,只觉得经常感觉视线模糊,前方的东西也总感觉被挡住了。抬头看天,也不再如小时候一样湛蓝,因为天经常是满满的白,还透着一点淡黄色,晚上也经常看不见新鲜了,从前以为是因为近视了,所以看不见,可我告诉我不近视的人时,他们也说没看见多少了。原来那不是云,是被一片邪恶的东西掩盖住了。它遮住了星星,遮住了蓝天,原来霾离我如此之近。

尽管如此,即使有许多人在为此努力,可也只是杯水车薪,在这样的中国,有这样的社会现实与这样的中国人。为了利益,为了发展,不顾一切!确实中国需要发展,可发展之后呢,留下满目的疮痍无法抚平,到时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片哺育我们的天地?

我们生活在“穹顶”之下,无可奈何,也无法改变,只有当环保的观念是从心底升起,而不再只是挂在嘴边,也许我们的蓝天白云,才会重新露脸。

《穹顶之下》观后感3

现在的天空中几乎每天都会飘荡着一层厚厚的灰蒙蒙的东西,当时人们觉得那是雾,而在以前人们对于天空上的”雾“人们已经不足为奇了,可是人们知道雾霾是什么吗?在我看过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后,我才对天空中的”雾“有了新的认识。

雾霾是什么?在以前我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雾霾就是雾,这两者之间只是有着字面上的差距,但基本意思仿佛没有什么极大差异。但是当我看个柴静的纪录片后才知道雾与雾霾之间可不是只有”霾“这个字这么简单。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在水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零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如果这是雾,那雾霾是什么呢?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而我们人类便是造成这种天气出现的罪魁祸首。

造成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项就是煤的使用。在我们国家,大多数地区使用的煤数量极多,在一个用煤极多的地区,那里一年365天里,几乎每天都是灰蒙蒙的,那里的小孩根本见不到蓝天、白云甚至是我们在夜晚一抬头点映入眼帘的星星。在我们国家,用煤量极快,一些好煤被开采完了就用劣质煤,用劣质煤会大大增加天空中的污染物,现在在我们国家,褐煤便是最常用的一种煤,就算我们用劣质的煤,我们洗干净再用好不好?如果洗干净也可以减少一部分的污染物。

柴静背着一个测试PM2.5的测试仪,一天下来,那个PM2.5的测试仪中的膜盘已经成了黑魆魆的一片。所以我再次呼吁,我们是时候做些什么了,就在此刻,我们做好该做的。多做与环保有关联的事吧,让我们的地球越变越好。

《穹顶之下》观后感4

从网上听来的超火的《穹顶之下》,这部片子说实话,我不确定是纪录片,还是演讲,不过先来说感受吧。

看完之后超级激动,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想着12369,想着污染地图,好想自己立刻去拯救地球,可是就我一个人,再怎么样,也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吧。

作为小学生,对政治什么的先不管,光从表面上来说,柴静是说出了所有为了环保事业而奋斗的人想说的,言辞有点激烈,那是因为只有非常少数的人去做,大部分人都置之不理。想想那蓝天白云,想想暖烘烘的太阳,想想繁星闪烁的天空,为了这些,难道就不应该去做一件小事,来挽回这些景象吗?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整个国家都毁灭了,利益还有用吗?

我是支持柴静的说法,那些数据和别的国家的努力,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也应该加把油,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法律应该严格执行,不能把这些当成废话。为什么英国在经过灾难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中国却在雾霾已经缠绕着这些原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的景象一天天的消失,采取的行动却微乎其微呢?就真的没有考虑过吗?< ……此处隐藏5038个字……加的罪魁祸首:煤矿和汽油。中国人自从进入铜器时代后对于煤的使用是日益频繁,到了铁器时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科技发达的现在,煤,始终是人们赖以使用的矿物,然而好矿会越用越少,而劣质矿则会变得多了起来,对于劣质矿物人们采用洗煤的方式让它们变得“干净”,但许多人都想跳过这个烧钱的过程,直接投入使用,而导致烧出来的黑灰变得更多,当这些东西进入大气,就成为了雾霾的主材料。

当然汽油也是一个导致雾霾加强的主要原因。许多不达标的车在不安装尾气过滤器的情况下连夜奔驰,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加上加油站的汽油挥发,以及人们的过度用车让雾霾变得如此嚣张。

不仅如此许多工厂也以身试法,做许多法律上不允许的事,然而这一切是为什么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人类自己。

就拿煤矿的事来说,许多老板为了省钱而不洗煤,也为更快的赚到钱,让下一批煤尽快的给他赚钱,再加上煤的需求量大所以任何品质的煤都是必需品,所以许多矿厂老板更是大量的将劣质的褐煤送到其他老板手里来用,正因如此,所以褐煤成了人们自食其果的一个例子。

汽油也是一样,任何一辆被查出超标的车都不愿意装处理器,都是一个理由:省钱。就为了省钱所以买假车和国四的标来瞒天过海,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穹顶之下》所要告诉我们真正的东西。

“在空气中我闻到了钱的味道。”这是柴静在节目里的一句原话,为了钱中石化提高石油价格,降低排放标准;为了钱煤矿厂老板拒绝洗煤;为了钱卡车司机拒绝装过滤器;为了钱那些造假车的人以身试法;为了钱所有这些不过环境变化的人,最终拉着我们与他们一起吃他们种下的苦果。所以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雾霾,而是自己。

《穹顶之下》观后感13

20xx年2月28日,柴静发表了自费拍摄的连续视频《穹顶之下》。我一口气将这八集看完,心中感觉非常沉重 。一组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堆堆详细精确的数字,一群群忧国忧民义士,一张张有持无恐的嘴脸,一叠叠苍白的法律,一个个深感无奈的官员。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的雾霾就是人祸。

三十年的发展带给国人的是巨额的环保欠债,虽然雾霾使大家猛省,但是落实到个案许多仍是无动于衷。正如环保执法人员所讲:我们该走的程序都已经走了,还是继续这样干我们也没有办法。许多法律形同虚设,处罚很严厉但是执行却是零。柴静总结的一句话很到位:严厉执法90%的人会守法,有法不依会使90%的人违法。由此看来中国距离法制国家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垄断又是一个人祸的原因,石油的垄断造成了标准低,价格高。高清洁能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以国家能源安全为借口,行垄断之实。哪里还有为国为民的精神,只认钱了。可能这也是能源界大批腐败的根源吧。

懒政、惰政也是一种人祸,如此众多的不合格的大货车每天行驶在路上,既没有人管也没有人问。工厂做假那么监管部门在干吗?问起来都说的条条是道,做起来都睁一眼闭一眼,或者互相推诿。假货横行,逼的好人也要做假,否则就无法生存。难道这不是惰政给我们造成的恶略后果吗?限行、限号已经由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推广了都是打着环保的旗号。可是中国的微型汽车生产已经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耗油多排量大的豪车,既然是为了环保,是为了节约能源,为什么不去限制这些豪车的生产和销售。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惊天的变化,“效益就是金钱”“一切向钱看”的口号毁掉了当下的中国。举国上下一起向钱下手,各尽所能,不择手段,透支了国家的未来。在雾霾笼罩的中国,空气里弥漫着什么味道?柴静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钱的味道!”

《穹顶之下》观后感14

柴静的《穹顶之下》最近一段时间无疑是炙手可热的,同名的美剧和斯蒂芬金的小说原着恐怕没想到这个名字会在遥远的东方国度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关于她所讨论的问题,我在此不想多说,留给更专业的人士以及决策层讨论更合适。仅从网络传播角度来阐述一下我的部分观点。

很多人说她有局限性,我认为不准确。从纪录片讨论的雾霾这个话题来说,她无疑是想对最广大的民众以及国家决策层发声的,但是从一部100分钟的纪录片本身来说,它的传播不能是没有精准目标的。说这部片子的观点全然反映了城市中产的视角和利益,我非常认同,但是我觉得这不能说是局限性,而恰恰应该是这部片子的传播策略,也是它能如此成功的要素之一。

不仅是视角,看看它的形式,这种剧场演讲式的风格,我看了大约10分钟就想起某手机品牌的那位罗老师,(当然,从片尾的鸣谢名单里面我也得到了验证);再看现场PPT的风格和穿插的一些哏;看现场邀请到的观众;看她使用的传播渠道……无疑,她选择的种子传播群,就是城市中产。包括用自己的女儿的遭遇来引起共鸣,没错这就是煽情,但这种煽情,就是传播的一部分。为什么呢,因为它瞄准的群体,就是和柴静一样,大约是28~40岁的城市中产,这些人大部分组建家庭不久、准备有或刚刚有孩子、收入较刚进入社会时有所提高、生活趋于稳定、开始更关注生活质量和家庭、是网络生活的主力人群,明显他们非常容易认同柴静记录片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又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更容易在社交圈形成传播。

我觉得这种定位无可指摘,作为一部不长的纪录片,它的目的就是传播,是打开缺口,是启发更多思考以及更专业的行动,而《穹顶之下》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时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上,本身很难站到一个高大全的位置,有自己的立场和定位反而是件好事。

《穹顶之下》观后感15

“颤抖吧,人类,你们的每一口呼吸我们都在”这句话,让我想起,去年爸爸在北京出差了10天左右的时间,回来后一直咳嗽,也没有感冒的症状,咳嗽了很久之后才好,说下次再也不去北京了,说北京的空气质量太差了,在北京看到的天空是雾一片。当时我也没有太多的感觉,但家里之后就买了2台空气净化器。

看了柴静拍摄“穹顶之下”才知道爸爸20xx年去北京的时候,遇到就是雾霾,“雾霾”“PM2.5”这2个名词也被我深刻的理解,那我们现在的空气质量太可怕了,而且是无处不在,早上上学的时候总是发现空气总是雾朦朦一片,让我在想这是雾还是霾呢?看到宣传片中,多年前空气被污染的不像话的伦敦,很担心这就是不久之后我们的城市。那该怎么办?

人们为了发展,为了GDP值,为了自己,为了“省钱”,不断消耗劣质能源。而我们,我们未来的孩子、子孙却要为今天买单,去承受。面对现在各种因素,引起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

特别喜欢纪录片最后的一段话:“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共识,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我都行动起来。

《《穹顶之下》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